《父母分手以后》
本书作者弗朗索瓦兹·多尔多1908年11月6日生于巴黎的一个有产者家庭,自小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比憎恶,对在战争中推动丈夫和父亲的妇女和孩子的痛苦寄予无限同怀。文化修养极高的父亲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来客,因此家中常常是高朋满座,小弗朗索瓦兹由此结识了不少名流,特别是文学界知名人士。
在巴黎医学院医学专业毕业后,她于1939年7月通过了论文答辩,论文题目为《心理分析与儿科学》,但是她的这一论著直到1971年才得以发表,因为她的研究给心理分析临床医学带来了全新的观点。
以后,尽管在心理分析学界长期受到责难,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儿童事业。作为儿童心理分析学家,他自1940年至1978年,1962年至1978年分别在特鲁索医院和艾蒂安·马赛尔医疗中心担任门诊医生。与医生鲍里斯·多尔多结婚后,生有两子女。
在对人体下意识形象概念,即精神病中所触及到的下意识形象进行研究中,她越来越确信“人从胎儿期起就是一个会交流的生命”。她极为重视图画,认为那不仅是了解精神的手段,而且也是人们最喜爱的交流方法,因而也是心理疗法的工具,1971年出版的《多本尼加病例》一书证实了这一点。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学说,并且法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同窗学友。她于1988年8月因患肺纤维肿瘤而去世,临终前神志清楚,精神愉快,心情安详,家人均随侍在其床前。
内容简介
本书从法国引进版权。作者佛朗索瓦兹.多尔多系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分析专家。父母利益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本书从孩子如何看待父母离异,如何处理与父母新伴侣的关系以及怎么样与父母的家庭成同保持良好的沟通等方面分析和阐述了父母离异以后孩子们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得到最佳的成长环境。是一本既适于父母,也面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分析读物。虽然文化背景相异,但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不无借鉴和启迪作用。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一本探讨分析法的论著,因而没有任何临床病例,然而我在书中提出的一切论点都是以我的临床经验作依据的。
天下父母们——其中有些父母视婚姻为儿戏,甚至连贯数次草率的再婚——不妨追溯一下自己的孩提时代,如果他们的童年也饱受父母离异之苦并只能默默忍受,这样,他们就能够与我一起分析其中的前因后果。因此本书既是为父母写的,也是为他们的子女写的。
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女性读物,但对于那些关注什么是防范儿童意识不到的痛苦(这种痛苦往往源自沉默或不说出口的谎言,哪怕是为了孩子“好”而保持缄默或在行动中表示是一种欺骗,从而造成孩子意识不到的痛苦)所带来的种种难题的有效办法的专职心理学家,本书也不失为是一位良师益友。
目录
前言——父母离异的孩子们
难道要等到孩子们已长大成人才考虑他们的愿望和意见吗?
一、父母离异及子女的无意识
父母关系紧张是否会动摇子女对家庭的信念?孩子如何看待离婚导致的裂痕。
二、实话实说
如果父母以负责的态度对待离婚,这将有助于孩子提出积极的建议,不同的想法和更好的意见。
三、责任的积极作用
我们养育孩子,还应该教育他们有责任感,对于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子女与父母新伴侣的关系
哪些是妨碍继父或继母与子女关系的主要障碍?新伴侣的出现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五、子女同父母两个家族乃至两个种族的关系
如果子女分属两个不同的种族,孩子应该怎样与父亲和母亲家庭成员保持联系。
六、割舍
为什么孩子总自恃是世界的中心,如何对待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
七、孩子与学校
学校除了给孩子传授知识外,还帮助孩子弄懂血亲关系的意义及如何应对各种家庭的不同处境。
八、子女与法律
家庭解体后对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保障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对待子女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的利益。
后记
附件(一)
附件(二)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