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如何调节情绪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体验成为他与自己关系的特点。—— Peter Hobson
人类婴儿是极具脆弱性和依赖性的生物。婴儿还没有“配备”高级的神经系统,去应对出生之后来自身体的、情绪的以及来自子宫之外环境的各种挑战。为了生存,他们需要Bowlby所说的“强壮而(或)智慧的”他人的保护。除了身体上的存活,婴儿还需要依恋对象来帮助他们形成并保持有关自我的稳定的参照点。
婴儿的绝对依赖意味着要适应依恋对象——他们有特异的力量和脆弱性——除此别无他法。因为他们必须适应,也必将适应。(当然,足够好的依恋对象会将心比心,反过来也去适应婴儿:因此,实证发现指出,依恋关系是共同创建的。)Ainsworth的研究,本质上就是记录了婴儿发展出来的各种适应策略,用来获得依恋对象的保护,这种保护正是从与依恋对象的亲近中产生的。
婴儿对依恋对象的自动适应无疑是生存所必需的,也是本能的。(想想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脑干控制的各种反射,这些反射启动了依恋过程。)然而,依恋更多的则是被安全感的需求所驱动的。由于婴儿还没有能力产生自己的安全感,他需要依恋对象的帮助来应对自己困难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管理被称为情感调节。婴儿的心理命运(按照依恋术语,就是安全感或安全感的缺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婴儿最初的关系是否能够成功地调节他的情感。从这个角度,适应性的依恋策略可以看作是情感调节的策略,并以基本而普遍的方式塑造着自我。
照看者对婴儿情感反应的品质,非常重要地决定了婴儿将采用哪一种性质的依恋策略作为主导策略——安全或不安全的。
在安全型的依恋中,照看者的反应既能够缓解婴儿的痛苦感,同时可以放大他的积极情绪。于是,婴儿在这种依恋关系中体验到,这是一个自己的情绪在其中可以得到有效调节的环境。而后婴儿记录到的内部将会是一种本能的内脏感觉,那就是与他人的联接可以是放松、舒适和愉悦感的来源。同时被婴儿记录下来的还有关于自我的感觉——在全方位表达出自己的躯体和情绪体验以及需求时——自我是好的,是被爱的、被接纳的,是有能力的。
在这里,情感调节的过程是指婴儿通过一种“社交生物反馈”的方式,逐渐将最初自己不随意的情绪表达与参看者的反应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也就是,婴儿开始“知道”自己的情感能够唤起照看者的情感镜映反应。因此,在最理想的情境中,婴儿学到了许多很有用的事情:(1)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带来积极的结果——也就是生成了有关自我和他人的积极感受;(2)自已可以影响到他人——这样就萌生了执行力或自我主动性的初步感觉;(3)逐步地,特定的情感引出特定的反应——这帮助婴儿开始分辨并最终命名自己的各种感受。因此,安全依恋关系就像一所学校,在这个关系里我们学习有效地调节情感,这种学习不仅仅存在于儿童早期,而且贯穿我们的一生。
但是,当婴儿的情绪信号唤起了照看者协调失误的反应,这种反应会打击婴儿寻求接近的天性以及自主性。此时,婴儿会调整他的依恋策略,来适应(不安全的)照看者特定的脆弱:表现为依恋行为系统的降低活性或者过度激活。
回避型婴儿与冷漠型成人
降低活性的策略可见于被分类为回避型的婴儿,也可以从心理状态被描述为冷漠型的成人身上看到。一般来说,当父母对孩子与依恋相关的情感是厌恶性的,那么占主导地位的降低活性策略便会出现。由于拒绝了孩子寻求亲近的努力,父母无法帮助孩子恢复情绪的平衡,或者父母的侵入性使得孩子感受到情绪的过度唤起。这两种情况下,孩子都无法在处理自己困难的感受上得到帮助——反而难上加难。为了在这些环境下尽可能保持最好的依恋关系,孩子学会了过度调节他们的感受及对感受的表达,并且跟自己想要与依恋对象联接的冲动保持距离。
可以想想那些强迫的、自恋的以及精神分裂样的人,他们的情绪范围狭窄,对别人的情感信号或多或少会视而不见,而且他们平淡的反应让他们看起来缺乏生命活力——有一点儿像是在玩装死的游戏。采用这种策略的人,他们与亲密关系相关的情绪、欲望及满足都处于未整合的状态。毫无疑问,对亲密的回避,限制了他们在深层感受、性的表达、健康的依赖以及信任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矛盾型婴儿和迷恋型成人
相反,过度激活则是矛盾型婴儿的适应性策略,处于迷恋型心理状态的成人也是如此。矛盾型婴儿的过度激活策略是围绕着寻求亲密来组织的。为了适应父母对婴儿的情绪无法预期的、以及(或者)协调失误的反应,孩子学会放大他们的情感来提高获取父母关注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关注的品质和数量通常都无法和孩子的需求相匹配。孩子不仅得知她寻求支持的努力往往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且也知道为了得到安慰,他们也许不得不始终维持对痛苦的高水平表达。
从采取过度激活策略的人身上,我们可能看到的歇斯底里的或边缘的人格特点,也许很好地反映出他们的先占观念,即他们知觉到(既往的和当前的)依恋对象无法获得,依恋对象的帮助只能通过自己最大程度地表现痛苦才能得到。这样就使自己处于高警觉状态中,而且更易于夸大现存的威胁——特别是被抛弃的危险。过度激活策略强化了个体的无助感,妨碍了将关于自我或他人的积极感受加以整合。迷恋型的人可能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反应,并提升他们通过理解进而来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混乱型婴儿和未解决型成人
混乱型婴儿和未解决型成人则在过度激活和降低活性策略之间摆荡。混乱型依恋总体上反映了一个受惊吓的婴儿本能地趋向吓人的父母寻求亲近这一适应性策略的失败。例如:在一个受虐待婴儿中观察到的一个例子,便是他表现出强烈的依恋行为(哭着张开手臂跑向父母),但随后又表现出莫名其妙的回避行为(婴儿突然站住,转身背对父母,一言不发)。(Main 1995)
相应的,未解决型成人学会了使用降低活性和过度激活两种策略,这些成人往往有与依恋对象相关的创伤经历,即唤起了他们对亲密的回避,同时又唤起了被抛弃的恐惧。这样的人受到矛盾冲动的折磨(害怕被攻击而回避他人,但又因为害怕孤独而绝望地转向他人),他们经常会体验到自己那些过于强大而混乱的感受。这些人明显的自我破坏行为,代表了他们过去和现在都试图尽可能自我保护,以对抗矛盾的冲动和淹没性的感受。
总结依恋对象对其子女心理发育的影响(推而远之,也就是治疗师对患者发展的影响):父母的影响在于情感镜映的品质,在于通过传递共情性理解的反应来“容纳”孩子痛苦的能力;在于应对的能力;在于对孩子正在形成有意图的姿态有觉知。总之,安全促生出安全,而同时,父母采用的防御性策略也会趋向于传递给自己的子女。
父母和治疗师一样,都有潜力在情感调节和依恋之间,培养出相互强化、协同增强的关系。父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孩子的情绪信号进行调谐,就有多大可能对孩子的情绪需求进行有效反应(或者通过缓解孩子的痛苦,或者让孩子看到父母也享受他的愉悦)。这样做时,父母就加固了依恋纽带。随之而来的,是孩子越来越把父母体验为安全港和安全基地,父母也变得越来越能够帮助孩子,去获取、调节、分辨和使用自己的情绪体验。而在治疗中,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也正是如此!
选编自:《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作者:(美)David J. Wallin
翻译:巴彤\李斌彬\施以德\杨希洁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