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自制力的关键,不是“延迟满足”,而是……
-01-
坚果的堂哥暑假和寒假期间常来我家,在我家的时候,他只要稍有闲暇,就到处搜零食吃,由于吃了太多零食,以至于到了饭点没胃口吃饭,然后又因为吃饭问题被爷爷奶奶训。
据了解,他在自己家的时候,妈妈对他零食管得特别严,每天只有固定的时间吃妈妈允许的量的零食,偶尔表现好也会奖励他多一点零食。
但很明显,他妈妈对他的严格控制,并没有让他发展出真正的自控力,一旦受控的条件不复存在,他就完全失控了。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个例子:
商场里,一个小男孩站在一排玩具车前,眼睛放光,趁妈妈不注意,他在妈妈背后,狠狠踢了小汽车一脚,又把一排玩具车都推倒,才紧跑几步跟上妈妈……而这个孩子,一直是妈妈引以为豪地很懂事很有自控力的小男生。
他的妈妈常常很自豪地向朋友宣扬自己的带娃妙招——延迟满足。孩子想要某样玩具,玩具就在手边也要等一会儿才给拿;想吃零食,必须努力表现才能得到……
这个妈妈看得到孩子的克制,却看不到,由于长期以来需求得不到及时而充分的满足,他只能用用极端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
不少父母认为“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可以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而发展孩子的自控能力。
然而,这其实是对“延迟满足”理论的误读。
-02-
“延迟满足”理论起源于下面这个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儿童什么时候发展出自控力。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者召集了一群孩子,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中,实验者给被试儿童每人一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20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
结果,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有的孩子等了一会儿,也终于忍不住吃了;而有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等了足够长的时间,最后他们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研究人员在十八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有意外发现:
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
研究人员持续跟踪这些“孩子”直至他们中年,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这个实验结果让很多人认为延迟满足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功的大小,于是对此大加宣扬,以至于很多父母受到这个观点的影响,很多时候故意不满足孩子,以为这样的刻意训练就可以让孩子发展出更好的延迟满足能力。
殊不知,他们其实是在伤害孩子自制力的发展。
-03-
首先,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满足”,而不在于“延迟”。
在最初的棉花糖实验之后,2011年,另一个实验小组研究发现,平时比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更容易主动延迟满足;而平时经常无法轻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则更难做到对得到棉花糖的延迟满足。
相信作为成人的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一样东西我们平时比较容易得到,那么我们对它的欲望就越不会那么迫切,也就能为得到它而承受更多的等待。而如果我们被想得到某个东西的强烈欲望控制,就很难能够保持理性的头脑去权衡付出与受益。
孩子也一样。如果一个孩子平时很难得到棉花糖,眼前的棉花糖就会勾起他强烈的占有欲望,被欲望激起的强烈情绪会干扰孩子的理性思考,让他无法做出利益权衡(在试验中表现为孩子无法做出“再等20分钟就可以得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判断),一旦没有他人控制,他就更可能迫不及待地马上占有这一稀缺物品。
所以,没有稳固的满足感,自制力就发展不起来,更谈不上延迟满足。
其次,延迟满足应该是主动延迟,而不是被动延迟。
1976年,米勒和蕾切尔小组发表论文指出:当孩子觉得是“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他想停止随时可以停止,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自己不能决定什么时候停止延迟,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
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对此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
也就是说,是否延迟满足,应该是孩子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别人!这是延迟满足能力是否能得到发展的基础。然而大多数有意识训练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父母,都是基于父母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再者,“父母是否可信”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于2012年发表了他们的成果:
他们把实验改为两步。
在第一步实验中告诉孩子,如果等待,他们将得到“更好的蜡笔”。
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即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更好的蜡笔”的承诺;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个大人在第一步中食言了。
结果在第二步的实验中,A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只有3分钟。
2012年的这个延伸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如果孩子觉得父母可信,那么他们就更愿意配合父母的意志;反之,则配合更难。
-04-
基于以上三点对“延迟满足能力”的解读,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发展出较好的自制力,相应地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及时回应并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有满足感。
所有真实的需求都是合理的,那些看似不合理的需求,往往是真实需求的变相表达。
比如孩子没完没了地要买玩具,不买就哭闹撒泼,买回来又不好好玩,这背后,孩子真正需要的未必是玩具,可能是父母的陪伴和关注。
父母要尝试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区分真实的需求和变相的需求。如果无法区分,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妨先满足孩子的表面需求。
2. 给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
自主是自控的前提,孩子越是自主,就越是自控。父母需要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孩子认知范围内能自己做决定的事多放权让孩子自己去决定。
3. 做可信的父母。
父母要言而有信。如果我们答应孩子吃完午饭就可以吃巧克力,那么午饭后就一定要给孩子巧克力;如果我们答应了孩子,周末陪孩子去公园,那么周末就一定抽时间带孩子去公园……
孩子感到父母可信,才会更愿意配合父母,因为他对后面会发生什么是有预知的,这种预知感会给孩子带来掌控感,他知道,到时间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可信”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言而有信”之外,还包含着第一点说的“对需求的回应和满足”以及父母坦诚的态度,这些都形成了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基础。
-05-
延迟满足能力无需刻意培养。
孩子的成长中,天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延迟满足。比如,肚子饿了,却不能马上吃到饭;想去游乐场玩,爸爸妈妈却没时间带他去;想找小伙伴玩,小伙伴却不在家;看电视的时间到了,动画片却还没演完,必须要等到明天再看……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训练着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足矣!
我们无需再认为地制造延迟满足的条件去刻意训练,这样,反而可能有负面效果。
如果孩子的需求是合理的,当孩子表达了意愿,父母却做出延迟满足的反应,要让孩子为此付出努力、不断争取后再满足,也许这样确实会让孩子明白“努力奋斗才有收获”的道理,但长此以往会给孩子一个感觉:妈妈满足我是需要条件的,妈妈的爱就需要条件的,我的需求不见得一定要满足。那么孩子可能会在辛苦付出的路上一去不返,却不能坦然享受辛苦的成果,也不能坦然接受他人的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幸福感。
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那么我们也要给予否定和拒绝,让孩子在需求面前分清对错,而不是用延迟来干扰孩子的判断。
当然,对于什么是合理需求、什么事不合理的要求,也但愿我们能拥有去区分的智慧。
记得,延迟满足的关键,是“满足”,而非“延迟”。
作者介绍:小果,真名许荣荣,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实习儿童心理咨询师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与作者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