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
编辑推荐
重新解读孩子的恼人行为:哭闹、对抗、打人、争吵、破坏规则、胆怯退缩、拒绝沟通、沉迷网游、失去学习动力……
启发我们的灵感,巧妙化解日常冲突,让孩子主动自律与合作,让自信的力量永远不灭,让我们与孩子之间永远亲密。
《游戏力(会玩儿的父母大智慧)》这本书将与大家讨论如何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共同找到快乐。本书由劳伦斯·科恩著。
媒体推荐
我尽管完全接受“要理解孩子”的观念,但还是需要具体的方法来面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例如,三个月来,儿子每次洗完澡都会光着身子钻到床底下,我们试遍了所有“理解孩子”的方法,但结局还是只能由爸爸把他硬拽出来。从游戏力工作营中,我找到了应对方法:儿子钻进床下后,我在床边爬来爬去:“吱吱吱,我是小老鼠,我在找奶酪:哎呀,怎么床下有一只猫啊!猫大哥,求你了,别吃我!”我边求饶边发抖,结果还是“被猫抓住了”。一阵大笑后,我和儿子各得所需。后来,我又渐渐体会到:看似简单的方法,其实背后蕴藏着对孩子更加真实、更加深刻和更加炙热的理解。
——游戏力工作营的一位妈妈
如果游戏力成为你的育儿指南,那么你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说:“我有一个天堂般的童年。”
——美国亚马逊书评
作者简介
作者:(美)劳伦斯·科恩 译者:李岩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游戏力育儿方式的价值
第2章 加入孩子的世界
第3章 建立联结
第4章 培养孩子的自信
第5章 跟着笑声的脚步
第6章 学会打闹
第7章 暂停现实,置换角色
第8章 给女孩更多勇气,给男孩更多关怀
第9章 跟随孩子
第10章 主导孩子(在必要时)
第11章 加入你不喜欢的游戏
第12章 迎接情绪的暴风雨(孩子的和父母的)
第13章 重新思考规则的方式
第14章 解决手足相争
第15章 为我们自己充电
译后记
序言
我刚开始从事心理治疗的时候,面对的基本都是成人。我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谈论他们的童年。由此我真正意识到,与父亲、母亲或者其他成人建立良好的联结,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于是很自然地,当自己有了女儿之后,我决心与她建立并保持稳固的情感纽带。但是我很快就发现:做到这点相当困难!虽然婴儿对父母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但只要孩子更大一些,更会说一些,情况就开始复杂了。
不管我今天顺不顺利,有没有好心情,我的女儿艾玛都想跟我玩游戏。当我谁也不想理睬的时候,她却想跟我玩;当我有其它事情要处理的时候,她却要我全心关注她;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她还是要我随时恭候。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此时的内心感受是多么复杂。我不愿承认的事实是,很多时候,我情愿被安排去做任何一件事,也不愿坐在地板上、没完没了地关注艾玛的需求和陪她游戏。有时,我一坐在地板上就想睡觉,其原因并不仅仅是身体的疲劳。我觉得从各方面来说,自己付出的牺牲都已经够多了,然而她——还是想要我跟她玩游戏!
成人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父母的反面作用。然而后来,当我渐渐转向到儿童游戏治疗和家庭支持的领域时,我开始发现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能够发挥强大而正面的影响力。而父母发挥积极力量的前提,在我看来,就是掌握一项最重要的技能:游戏。虽说每个人都是“本性难移”,但幸运的是,良好的游戏技巧可以很快被学会并运用。
我们都知道应该关掉电视,多花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但是然后呢?
《游戏力》这本书将与大家讨论如何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共同找到快乐。
劳伦斯·科恩
后记
在我最初的个人感受中,原书的结尾几近完美,译后记纯属画蛇添足。然而一位好友的点拨,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如果这是一本好书,那么它就没有结束;相反,它应该有继续。
好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既有的内容,更在于它留给人们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都会有疑问,都会有思考,甚至都会有行动;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重新发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游戏力》帮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也帮我们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剩下的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书中的不少内容都有待于进一步解读。作为游戏力的学习者,我也曾摸不着头脑,也曾对某些方法产生过深深的怀疑,也曾迫不及待地去尝试一些游戏,希望收到神奇功效,但结果却南辕北辙。
本书的翻译历时一年之久,在当今出版界的低效率排行榜上肯定名列前茅。然而正是充分的时间,让我有幸从更多父母那里受到了启发。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不仅帮我解开了很多疑问,更让我获得了许多无法言表的积极感受。在游戏力的中文网站上,就记录着这种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加人了游戏力的长期讨论,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拓展着游戏力的策略与方法。借此一席之地,分享一些我个人在学习和应用中曾有的疑问和感受,算是抛砖引玉,目的是同大家一起更好地继续我们共同的工作——为人父母。
疑问1:这样做不是在害孩子吗?
女儿是两岁八个月上幼儿园的。头三天的新鲜劲儿一过,第四天就在幼儿园门口上演了“生离死别”。这天晚上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就主动发起了“上幼儿园”的游戏,并且要扮演爸爸,而要我扮演她(一切就像事先与本书作者串通好了一样)。假如按照我以前的思维模式,我一定会扮演一个“懂事”的小孩,在幼儿园门口“主动与爸爸告别,然后高兴地跟老师进去”。但是按照游戏力的原则,我就该扮演一个哭闹粘人的小孩,而且要演得比女儿的实际情况更夸张。这样能行吗?说实话,我当时心里实在没底。
我强忍着自己的担心,呆板地“哭着不让爸爸走”。相比之下,女儿的入戏能力真可以称得上天赋,因为她活灵活现地背出了台词——早晨我对她说的话:
“宝贝,我一定会来接你的。等你吃完晚饭,我就会站在门口等你,然后咱们一起去游乐场。来,亲一下,我去上班了。”亲完我,她转身就走。
当然,游戏力不是速效药,并没有在第二天产生神奇效果。之后的三天里,这个主题不断上演,女儿轮番扮演爸爸、妈妈、和老师,而我当然一直扮演着哭闹的小孩。不过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之后的表演也就生动了很多。
第四天时,她突然决定扮演自己。我脑筋急转着:“我是否该扮演一个成熟的大人,利用这个机会再对她强化一些道理呢?”显然,游戏力不这么认为。
“我不要去上班!我会很想你的。”我虽然这样演,但心里依然忐忑不安:这样不是在加重她的焦虑吗?
“爸爸,你要负责去上班,我要负责上幼儿园。”女儿一脸坚定地说。
我喜出望外,但此时必须忍住兴奋,继续不情愿地说:“那我什么时候能来接你呢?”
“我吃完晚饭,你就可以来接我。”
我假装还是不放心:“真的吗?那咱们拉钩儿。”
第二天在幼儿园门口,真实上演了头天的游戏:我粘着她,而她给我讲要上班的道理。最后,拉完钩儿,亲一亲,她自己就大踏步地跟着老师进去了。反而是站在门外的我,心里此时空荡荡的。
我再次对自己说:“要相信游戏的力量。”
不,应该更准确地说:要相信孩子的力量。
疑问2:我一定要“搞怪装傻”吗?没有别的方法吗?
六年前第一次读《游戏力》时,我朦胧地意识到,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威严”形象,于是决定假如儿子用玩具枪打我,我就中弹倒地。机会很快来了:儿子用他们新买的来福枪,伏击刚进家门的爸爸。当时的情景至今清晰:我脑子中有一个声音大声在说,“倒下,快点倒下”。可是,我还是无法战胜几十年打造的“架子和面子”,还是站在那里,虽然假装捂住胸口,但形态就是一个最拙劣的演员,想做点什么,但又扭扭捏捏,一脸尴尬。
看着儿子一如既往地转身去做自己的事了,我仿佛听到他们在说“就知道会没意思”。自出生以来,其实他们一直在坚忍不拔地尝试,努力邀请我加入他们,虽然一次次失望,但仍在坚持向我敞开大门。他们会坚持到什么时候?假如我现在不进去,那么总有一天,这扇门一定会关上。
几天后,儿子再次给了我机会。当时我的感受是:跳楼的决心应该也不过如此。
我终于倒下了。
大出意料的是,那个时刻我虽然还是感到尴尬,但很快,一种更强烈的喜悦取得了统治。当时我只是以为,是儿子前所未有的兴奋给了我极大的认可,因此让我感到如此喜悦。不过现在看来,恐怕另有其因。那就是:我终于越过了自己心中的那个障碍。
我想,“摔倒”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要改变自己几十年的固执。这肯定是世界上最难的事,也许只有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们才有力量去尝试。一位试读本书的妈妈明确提出:游戏力的重点不是方法,而是态度。新的态度会启发我们新的思路,进而创造出适合各自家庭的给力孩子的新方法——读书力、图画力、旅游力,等等。
疑问3:游戏“失灵”了?
前面已经提到,《游戏力》的翻译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群体行动,集结了无数父母的智慧、力量和热情。这项群体行动还在持续。下面的小故事来自最近的一次游戏力工作营,一方面能回答“游戏失灵”的疑问,一方面可以作为群体合作的留念。
一位领悟力快、行动力强的妈妈在游戏力论坛发帖:(内容经过整理)
女儿不刷牙,是我家的愁人事儿。我发明了一个游戏,自己扮演牙齿细茵,希望以此激发女儿打败细菌的主动性。第一次效果确实不错,但是第二天就不灵了,我刚自称牙齿细菌,女儿竟然回答:“我是细菌宝宝。”我当场傻眼了:这可这么演下去啊?
三天后的现场讨论中,大家首先分享了各自的“失灵”经验:无论是吃药和起床,还是限制吃糖和不让玩电脑,经常是一个点子刚好用了两天就失灵,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本那位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油盐不进”,现在看来“斗智斗勇”是每家每户的育儿主旋律。
接着,大家智慧迭出,把“刷牙游戏”进行了多种变化:妈妈学刷牙,倒霉的虎克船长,蓝精灵大战格格巫,等等。每个人都贡献了创意,每个人也都获得了灵感。
更有价值的是,大家在互动中不断地“翻译”着孩子的表现,结果发现如果游戏“失灵”,那么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深层的需求。用游戏解决具体问题,是我们的生活内容,但并不是我们的目标。穿透表面,发现并满足孩子的深层需求,才是激发天赋潜能、成就健康人格的根本手段。
最后,也是最难忘的,大家在一项情景体验中达成了共识: 假如每个人自己就是那位妈妈,每天举着牙刷和孩子“斗智斗勇”,多半也会疲惫而无奈……然而十八年后,长大成人的孩子已经离开家门,假如那时我们恰巧还留着当年的这把牙刷,那么它会承载着什么记忆?是游戏失灵后的疲惫和无奈,还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情?到那时,我们评判游戏成败的标准,又会是什么?
为人父母,注定会遭遇不断的问题甚至冲突,很多具体的难题也注定没有答案。然而正像许多过来人所描述的那样,所有的父母故事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结尾:让孩子走。到了那时,假如有人问我们:“当初遇到麻烦时,你和孩子曾经怎样?”对此,我们希望选择哪个答案:
A.我们会激烈争执
B.我们会经常冷战
还是……
文摘
当我与一些父母谈到游戏时,总会有人说:“我不太跟孩子玩,那是我先生的事。”另一个常见观点是“我的孩子自己就玩得很好了,不需要我跟他们玩。”我对这些回答满怀感激,因为这激发我去思考,为什么游戏对儿童很重要,为什么参与孩子的游戏对大人很重要,以及为什么我们都有可能更会游戏,只要我们愿意一试。
接下来这十四章,我希望能清晰地指出,怎么突破成人与孩子间那道围墙,找到心心相通的路径。刚学走路就乱发脾气,刚进幼儿园就咬了人,上小学时经常焦虑,临近青春期却情绪失控,对这些头疼问题,“游戏力”都会为你提供另一条思路。游戏力亲子方式,会让孩子早晨的上学准备不再像打仗一样紧张,让我们漫长的一天温馨地收尾,家庭里充满欢乐。当我们筋疲力尽或是无计可施时,我们会觉得再跟孩子玩游戏就会烧干我们的最后一滴油。但是,当我们尽情地跟孩子玩耍时,才发现原来我们还有精力,不但有精力可以玩,还有精力为棘手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很多父母告诉我:“我没法像你一样,能装得傻乎乎的。”我不知道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但不管哪一种,这只是一个练习问题。我的女儿可能不同意,但我的确是经过刻意训练才变得这样傻乎乎的。她要我一起爬栏杆时,我心里也感到害臊、难堪,但是我终于下定决心,不再是坐在一旁观看。我们作为成人,当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有晚餐给他们吃,但孩子们需要我们、也要求我们放松下来。即使有人似乎更懂得怎么玩游戏,我也不同意将与孩子游戏这份工作交给他来做。为什么让别人独享这份乐趣呢?
我们如果不玩游戏,错失的不只是乐趣。在游戏中,孩子将他们内心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他们不会、也无法用别的方式告诉你。我们需要聆听他们,他们也需要倾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孩子的方式加入他们的游戏。孩子不会说:“我今天在学校过得不好,我可以跟你谈一谈吗?”可他们会说:“你可以跟我玩吗?”如果我们同意,他们会将发生的事尽可能地表现出来。他们也有可能什么都不说,而是等我们主动提出要求。游戏结束,我们可能已经帮助孩子增强了自信心,他心中也感受到了关爱——有了这些,他们才能够重新回到学校,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果他们认为大人不会陪他们玩,那么可能连要求都不会提。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我们在我们的世界里,彼此一再错过重新联结的机会。
很多家庭的生活很正常,但就是缺了些热情和欢乐。我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向这些家庭“推销”游戏和游戏力亲子方式。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去朋友康妮家,与她以及她儿子布莱恩玩,但我比约定时间晚到了几分钟。他们母子俩发生了一些小争执但不严重,对九岁的男孩和他的妈妈来说,只能算是稀松平常。儿子拒绝让妈妈拥抱、亲吻,说话带刺、爱顶嘴,沉迷于体育,对妈妈以及一切与女性有关的东西都嗤之以鼻。之前我和布莱恩玩过一次,那次他们母子俩是去我家。玩游戏时,我和康妮把孩子交换了下,我和布莱恩玩摔跤一类的体力游戏,而康妮和我女儿玩起了芭比娃娃。这样我们大家都轻松不少,两个大人在孩子面前都露了一手,两个小孩玩的也是自己的擅长。
这次敲康妮家的门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康妮大喊:“请进!”而布莱恩则喊着:“你迟到了,你这个笨蛋!”大家都处在一触即发的状态。我进了门,就用夸张的语气喊道:“你刚才叫我什么?!”我追他到了另一个房间,他跳进沙发,而我就用枕头把他埋起来,我们开始玩枕头大战。此时,康妮坐在了我旁边窃笑,她终于看到淘气的布莱恩有了另一个发泄对象,而布莱恩则很高兴,终于不用听数落,不用受罚,就能继续玩下去。我也终于看到布莱恩释放出了他内心的情绪,虽然不那么直接。他骂我笨蛋、用枕头打我,这个过程同时也把他过去内心受过的打击、觉得自己愚蠢的感受间接地释放了出来。 我用枕头甩了康妮一下,让她加入起来。毕竟是她和布莱恩之间的关系才是核心。康妮对我说:“哦,不不不!我才不要呢。我也要一起玩吗?”布莱恩回答:“没错。”结果,我们就玩起了三方枕头大战。
几个星期以后,我问康妮对这次游戏的看法。她说经过这次游戏,她与儿子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她注意到儿子其实想跟她一起玩,想和她亲近,虽然看起来拒她于千里之外。她也意识到,过去的那些操心事,在家做饭、开车接送、辅导功课,去看比赛自己还得做司机,让她觉得已是筋疲力尽了,也就再没精力玩游戏了。然而,只要好好地和孩子玩上一次游戏,不仅让她清楚地看到孩子多么需要游戏,也认识到游戏本身其实带来了多少活力。
从此之后,他们家就有了更多的游戏时间。从康妮的讲述中,我不敢确定的是,谁更享受这份乐趣?孩子,还是妈妈?P17-20
更多资讯欢迎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