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感悟】孩子,你笑得如此灿烂!

孩子,你笑得如此灿烂!

---- 一个进行游戏治疗的特殊儿童的改变

张琛琛


我们喊他小雨(化名),被他的笑容触动是在那天他从走廊奔向游戏室的路上。

以往我都是在游戏室里等着妈妈把他送进来。那天他迟到了2分钟,我在游戏室里听到他上楼的声音。于是我就走到游戏室的门口,想把他迎进来。在我打开游戏室门的时候,我看到他妈妈在楼梯口跟他说“再见”,而他独自跑过了7、8米长的走廊,面带着笑容和期待向我奔过来。那一瞬间,我感到仿佛整个世界消失了,只剩下那张不生动却无比灿烂的笑脸!

小雨现在不满4周岁,大约4个月前他来到这里。医生给的初步诊断是自闭倾向,具体表现是:不会讲话,只会发一些无意义的音节,但是发音器官没有问题;很少与人有目光接触;肢体动作不协调;面部表情单调;很少表达情感。

妈妈最开始的时候觉得他很省心,不哭不闹,很容易带。可是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渐渐发现他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然而这个时候的小雨已经距离爸爸妈妈、距离这个世界很远了,他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小雨妈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小雨送来做心理咨询,说先做2个月看看吧。于是我们和小雨就开始了一段通向希望的未知旅程。

我们每周见3次面,每次2个小时。刚开始时,小雨看着游戏室里的玩具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活动的范围非常小,经常围着一样东西打圈跑,而且还会不时地摔倒在地上。而当他摔倒的时候却很少哭闹,甚至根本不会去看我。那时候的他好像是个没有感觉的小木偶,只有在结束时看到妈妈,脸上的表情才会有一点变化,也很短暂。

慢慢地,他的探索范围变大了,玩的玩具也多了。当我们进行到第六次时,他哭了,哭得很伤心。而我却觉得很高兴,他开始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再往后,小雨会试探着向我伸出手,让我帮他做一些他希望的事情。大概第八次的时候,我站在他身后,他转身抱住了我。从那之后,我们在肢体上的接触变多了。他会让我挠他痒痒,会让我按摩他的脚,当然,他还不会说话,但他会拉着我的手,用动作告诉我要怎么做。当我做对了的时候,他会给我一个微笑作为奖励!

现在我们已经共同度过近4个月了,小雨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会笑着奔跑着来到游戏室;他会跟妈妈挥手再见;他会喊“爸爸”、“妈妈”,会有意识地发出很多音节;当他有情绪时,他会通过笑、跳、哭、闹着表达出来;当他有压力或感到焦虑时,他会把玩具扔到地上,会躺在地上大哭;他的肢体协调性越来越好,可以很快地爬上桌子或玩具架,可以把身体放在两个不连续的物体上保持平衡;他会看着我的眼睛,爬到我的身上抱着我,让我给他挠痒痒。

小雨的妈妈也告诉我们,她发现小雨有了变化,他敢和兄弟姐妹抢玩具了;他会在姐姐拿了他的东西时抗议了;他会喊姐姐的名字了。妈妈决定让我们和小雨继续工作,我们期待着小雨更多的变化。

很多参加过游戏治疗的孩子的家长都欣喜于孩子的积极变化,他们想知道我们到底对孩子做了什么,为什么同样的玩具,同样是玩,结果却大为不同。

如果说有什么神奇之处的话,我想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

我想这句话可能会招来家长的不满甚至愤怒,他们会说“我们把我们的孩子当做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你怎么能说我们不把他当做人来对待!”这里说的并非指生理学意义上的人,而是心理意义上的人。

除了一些极端案例,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这是毋庸置疑。但是有多少家长能够说“我充分尊重我的孩子,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家长们或多或少都会把自己的希望、意愿加诸于孩子身上。

“宝贝,我们学钢琴吧,会弹钢琴的小朋友老师会喜欢的。”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积木?绿色?绿色不好看,还是拿蓝色的吧。”

“唱首儿歌吧,《小燕子》?你确定你要唱这首吗?妈妈觉得《小白兔》更好听。”

“你怎么那么大声!太丢人了!。”

“自己穿鞋子,怎么那么慢!还是我来给你穿吧。”

“想玩沙子?不行,会把手和衣服弄脏的。”

“跟叔叔阿姨问好,声音怎么那么小,在家怎么教你的!”

。。。。。。

家长们都会说他们如何如何地爱着他们的孩子。没错,父母往往为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甚至力超所及的吃穿用度,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给他们的孩子。然而这些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想要的回报。

“我把他照顾的那么好,可是他总是让我失望。”

“我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他,他还是不听我的。”

“我们给他那么好的条件,他怎么就是不懂事的呢?”

。。。。。。

每当家长有这种念头和想法时,他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孩子不是他们的附属,不是他们用来实现自己未完成心愿的工具。

孩子是独立于家长的单独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感受、需要、情绪、想法和能力。所有这些并不是到18岁以后才具备的!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已经具备拥有自己独立人格的可能了,生理上的依赖并不能阻止他们走上心理独立的路途。

像小雨这样的孩子,我们并不能确定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他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但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他在周围“正常”环境里得不到“正常”地对待,父母的期待和失望、兄弟姐妹的接纳和排挤都会给他带来压力。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想法和需求的时候,往往会被否定和拒绝。时间久了,他就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越来越不愿向父母兄弟、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他经历了太多与人连接的失败,太多拒绝,太多挫折,太多高于他尚未发展出来的能力的期待。小雨越来越离不开自己的壳(症状),只有这样,才是安全的!

但在儿童游戏治疗室里,我们尊重孩子的独特,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来表达自己。在这里,我们秉持着人本主义原则,承认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独立人格,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潜力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们最大限度地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汽车当成宇宙飞船、可以把沙子倒在自己的衣服上、可以从小桌子上跳下来(当然是在安全保护之下)、可以把水洒在地上、可以在地上哭着打滚、可以把玩具扔到地上、可以把儿歌串到一起唱、可以用奇怪的声调讲话。。。。。。

因为我们相信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么做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尽管他们还无法向我们说明)。同时,我们也会设置我们的界限,以保证孩子在物理和心理两方面都足够安全的环境里,进行游戏,进行探索与发展。

在这样的氛围里,小雨从最开始的怀疑、试探到最后开始大胆地释放自己,他正经历着一场从未体验过的自我探索的奇妙旅程。

在这里,我们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除了某些安全上的考虑,我们也不会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游戏,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游戏内容。我们不会主动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去,除非他们对我们发出邀请。

我们所做一切就是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地陪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尊重、不评价、陪伴和设限让小雨渐渐地打开自己,找回自主感和自信心,开始慢慢地有力量、有能力、有策略地去应对来自周围“正常”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而他回报给我们的正是他那张灿烂的笑脸!



案例书摘
上一篇:《父母分手以后》
下一篇:没有了

    •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嘉瑞巷18号
      金匙望湖大厦西面1号门
      623室
    • 咨询热线:0512-6593-4330

      180-155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