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方法的早期游戏介入
早期游戏介入是一种适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法,用以培养儿童亲近他人、与他人交往的主动性,并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方法,依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癖性,为他们的沟通和交往搭建平台。
早期游戏介入同时包含了儿童发育的“建构者”和“相互作用论”模式。“建构者”模式将婴幼儿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能通过自身的行为、感觉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来构筑自己的认知和社交世界。换言之,孩子是他自己世界蓝图的描绘着。“相互作用论”模式认为婴幼儿与养育环境中的其他人能相互感染,进而影响亲子互动的发展。养育者的气质、行为和情绪有助于塑造和改变婴幼儿的行为,以及对这个世界和人们的相应表征;同时婴幼儿的气质、行为和技能也反过来改变养育者的行为模式。这种互动模式持续贯穿在每个人的整个成长阶段。通过这种互动过程,共同勾勒了儿童成长的蓝图。
早期游戏介入是一种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孩子成为这个世界的积极参与者,并主动与他人互动的方法。孤独症最常影响的是儿童的主动性。尤其要提的是,孤独症儿童常缺乏和他人互动的积极性,其喜好局限在范围很窄的几项活动中。孤独症的这个特征很早就出现,并持续终身,是孤独症的典型特征。对婴幼儿来说,主动社交越少,其学习机会也越少,而范围狭窄而重复的活动又进一步导致学习机会减少。孤独症的本质限制了学习机会,影响着孩子生命中的每时每刻,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导致越来越多的机会丧失。因此,能让孤独症婴幼儿了解这个世界的上的人和事的体验机会极少。
早期游戏介入从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儿童和他人的社交互动问题:它提供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平台构建、激励奖赏和提高孩子主动性的方法,同时帮助父母和其他照料者理解孩子发出的信息线索,以将社会交往持续下去。这些方法的即时效果体现在显著提高了孩子经历社交学习机会的数量,时复一时,日复一日。当然其他干预方法也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机会,然而这些方法通常使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抑制了孩子的主动性。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是缺乏社交主动性,这也是妨碍孤独症儿童学习和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早期游戏介入从一开始就努力培养孩子的社交主动性和参与性。
早期游戏介入以一般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普遍特征与特定儿童个性化特点以及主体间理论为基本理论支撑,整合儿童为本的游戏治疗理念与地板时光、人际关系发展干预、应用行为分析法等,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的早期干预而构建。
早期游戏介入作为一种综合系统的干预方法,强调治疗师、家长或教师根据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个人独特的功能发展阶段和独特的兴趣癖性,调整人际互动的具体方式,重建并促进儿童与人沟通及建立关系的能力及发展。基本目标是促进互动关系中温情、亲密和愉快感觉,而并不仅仅在于教导特定的技能。强调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功能情感发展的平衡,特别适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一)早期游戏介入的基本原则
强调了治疗者的非指导性。
在早期游戏介入实施的过程中,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带领游戏的发展方向,而成人是陪伴儿童游戏并促进儿童发展的照料者。
早期游戏介入的基本原则包括:
1、抽出不受干扰的时间陪伴儿童。
每次的游戏时间都需要持续一定时间,具体情况需依据每个孩子的情况而定。而在这段时间内,治疗师或家长都不能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而停止或中断游戏。
2、保持耐性和轻松的心情。
儿童的游戏或许是幼稚和枯燥的,但一旦治疗师和家长决定陪伴儿童,就必须确保自己的心情轻松愉快,而不带有被迫或不情愿的想法参与游戏之中。因为儿童能够从各种细节上了解成人是否愿意陪伴他。
3、与儿童的情绪状态产生共情并保持同步。
理解儿童的情绪和想法是与儿童有效互动的基础,也是跟随儿童节奏进行游戏的必备条件。治疗师和家长需要随时关注儿童的情绪状态,并做出适时合适的反应。
4、觉察自身的情绪体验。
知彼还要知己,治疗师或家长应当随时了解自身的情绪体验,并根据游戏的需要调整自己,避免负面情绪对整个游戏和儿童的不良影响。
5、调控自己的声调和肢体动作。
治疗师和家长的语气声调以及肢体动作是儿童窥视成人对自己态度的最佳途径。因此,治疗师和家长在游戏中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声调和动作,要让儿童时刻体验到成人对他的支持和关注。
6、跟随儿童的带领和积极参与儿童发起的互动。
游戏治疗过程中强调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跟随儿童的带领和互动游戏并未否定治疗师和家长在游戏中的作用。恰恰相反,在儿童带领的游戏中,成人只要抓住儿童关注的每一个内容,都能够找到干预和治疗的契机。
7、调整活动以适应儿童的多层次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治疗师和家长可以在游戏中,找到各种方式提高儿童在注意力、行为、语言、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8、避免伤害行为。
治疗师和家长要注意儿童的伤害行为,避免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因为兴奋或者情绪的波动而产生自伤或他伤等行为。
(二)早期游戏介入的目标
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方式的早期游戏介入,共有四个层层递进的治疗目标。这些目标都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互动能力上的本质性缺陷这一核心困难。
(1)建立亲密关系
早期游戏介入方式可通过成人与儿童的共同游戏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需要建立与成人的亲密感,接受成人在游戏中的参与,并进一步喜欢上有成人加入的游戏。为了建立与儿童亲密的关系,治疗师或家长需要做到:
1、找到共同的活动乐趣。
2、找到适应儿童心情的干预契机。
3、经由儿童的感知兴趣来引起儿童的注意力。
4、以儿童所擅长的技能为基础帮助他运用自己的能力来克服他的障碍。
5、从孩子身上获取线索。
6、采用跟随、模仿、语言描述、语言追踪等各种方法使难以接近的儿童接受成人的陪伴。
7、透过儿童的情绪建立亲密感。
8、设计满足儿童需要的环境与氛围。
(2)形成双向沟通能力
双向沟通能力是比建立亲密关系更高一个层次的目标,一旦达成建立关系的目标,治疗师和家长就需要扩展治疗的范围,帮助儿童形成双向沟通能力。形成双向沟通能力的途径可包括:
1、通过面对面互动进行直接的沟通。
2、通过复杂的姿势和动作进行交流。
3、利用各种策略与不愿沟通或者抗拒型的儿童交流。
4、与游戏同伴一同游戏。
(3)学习象征性意义表达
在完成了上述两个目标后,需要将治疗聚焦到帮助儿童学会象征性意义表达之上。在这个阶段中,成人需要利用象征性的游戏帮助儿童学会表达自己并理解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完成这个目标需做到:
1、采用象征性游戏并帮助儿童学会如何进行象征性游戏。
2、通过游戏协助儿童在真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3、借助游戏增进儿童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4、扩展主题和情绪的范围。
5、将行动表达情感转为语言表达情感。
(4)发展情感逻辑
早期游戏介入的最后目标是发展儿童的情感逻辑。
这是整个治疗中最高阶段的目标,在这个阶段中,治疗师或家长要帮助儿童以合乎情感逻辑的方式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个阶段成人的工作内容有:
1、完成象征性的沟通。
2、建立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
3、在游戏中创造复杂的角色。
4、帮助儿童掌握自我情感表达的内在逻辑。
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儿童心理咨询师来自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
本文为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之儿童心理咨询师共同编写,转载请注明出处。